一、材料概述与分类
10N3是一种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属于法国标准(NF)体系下的合金钢牌号。其设计核心在于通过适度的镍(Ni)元素添加(0.5~0.9%)和低碳含量(≤0.13%),平衡强度与韧性,适用于中等载荷的机械结构和工程部件。该材料兼具良好的成形性、焊接性及耐疲劳性能,广泛应用于汽车、船舶、建筑等领域。
二、化学成分设计
10N3的化学成分严格控制以下关键元素:
碳(C):0.07~0.13%——低碳设计确保焊接性和冷加工性能。硅(Si):0.1~0.35%——提升脱氧效果,改善热加工流动性。锰(Mn):0.2~0.5%——固溶强化,提高淬透性。镍(Ni):0.5~0.9%——增强低温韧性和抗疲劳性。磷(P)与硫(S):分别限制在≤0.04%和≤0.035%,减少晶界脆性。
合金设计逻辑:通过低C-Ni-Mn组合,在保证塑性的同时提升强度,避免高合金成本。
三、物理与力学性能
物理性能
密度:7.85 g/cm³;熔点:约1500℃;热导率:45 W/m·K(20℃);线胀系数:11.5×10⁻⁶/K(20~100℃)。
力学性能
抗拉强度:≥450 MPa;屈服强度:≥275 MPa;伸长率:≥20%;硬度:120~180 HB;冲击韧性:常温冲击功≥40 J,低温(-20℃)下仍保持良好韧性。
特点:强度介于普通碳钢与高合金钢之间,适合替代10号钢(GB/T 699)用于需更高强度的场景。
四、工艺性能与加工技术
热加工
热轧/锻造温度范围:1050~850℃,终锻温度≥800℃,避免晶粒粗化。推荐缓冷(炉冷或埋砂)以消除内应力。
冷加工
支持冷轧、冷冲、冷弯等工艺,变形量建议≤15%以防止开裂。
焊接性
适用工艺:手工电弧焊(SMAW)、气体保护焊(MIG/TIG);预热要求:厚板(>20mm)需预热至150~200℃;焊材匹配:选用低氢型焊条(如E7016)或同质焊丝。
热处理
正火:900~920℃空冷,细化晶粒;退火:680~720℃缓冷,改善切削性能。
五、耐腐蚀与环境适应性
一般环境:在干燥大气和中性介质中耐蚀性优于碳钢,但长期暴露需涂装防护。酸性/氯离子环境:耐蚀性有限,不建议用于强酸或高盐雾环境(如海洋平台)。高温性能:长期使用温度≤300℃,短期可耐受400℃氧化环境。
六、产品形态与规格
10N3可提供多种加工形态,满足不同工业需求:
棒材:直径6~350mm,包括黑皮圆钢、车光圆、锻圆等;板材:厚度6~300mm,分热轧板、冷轧板及钢带;管材:无缝管外径6~530mm,焊管壁厚0.5~50mm;定制件:法兰、环件、异型锻件等。
七、典型应用领域
汽车制造
底盘结构件、悬挂组件(替代10号钢提升抗疲劳性)。
机械工程
齿轮箱壳体、液压缸筒(兼顾强度与焊接性)。
建筑与桥梁
螺栓连接件、轻型桁架(耐候性优于普通碳钢)。
能源设备
低压管道、支架(中温环境下稳定性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