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权力结构迎来大调整,李在明要打破总统难善终怪圈

 79    |      2025-10-11 00:20

韩国国会投票那半小时,手机屏幕一条接一条弹窗:检察厅被判死期。78年的老牌衙门,明年九月就要收摊,这消息一出,茶水间人人刷新闻,连咖啡都忘了续。

以前提起韩国检察厅,圈里人都会撇嘴:这帮人查财阀、查总统、查议员,像开挂的城管,逮谁贴谁罚单。想赢选举先哄好他们,下台后又怕他们敲门。卢武铉跳崖、李明博进牢、朴槿惠戴手铐,几乎每任总统都被他们“售后回访”。于是“青瓦台魔咒”成了公共梗:谁在台上都得给检察官递烟,谁下台就被同一支烟烫手。

文在寅当年看不下去,把侦查权往警察怀里塞,把检察厅的地盘砍到只剩腐败和经济案。结果2022年尹锡悦上台,自己就是检察官头子出身,反手又把权力拉了回去。可戏剧的是,尹锡悦自己翻车进了看守所,他老婆也跟着被讯问。这下执政党拍桌子:不拆这庙,下回轮到我们。

于是新法案一路绿灯。公诉厅和重大犯罪调查厅两个新生儿明年上岗,一个归法务部长管起诉,一个归安全部门头目管侦查。听起来分工清爽,其实老问题没散味:两块新招牌都挂在行政院墙上,执政党伸手就能拍门。

韩国论坛已经吵翻。有人说,以后想办前总统,直接让重大犯罪调查厅开车抓人,连内部阻力都省了,效率堪比外卖。也有人拍大腿,说终于拔掉毒牙,检察官再也不能把调查笔录当草稿纸,想改口供就改口供。更有人担心,新机构听命于部长和长官,要是部长恰好是总统的铁哥们,那“选择性办案”会不会升级成“针对性办案”?

回看历史,这套路并不新鲜。文在寅想拆庙,尹锡悦想修庙,李在明干脆炸庙。每一次都打着防止报复的旗号,每一次又留下新的报复通道。韩国政局就像车轮,左转右拐,碾的总是同一批人。

现在离正式关张还有一年缓冲期。老检察官们忙着投简历,有人想去新设的公诉厅继续写起诉书,有人盘算跳到律所赚大钱。更微妙的是,案子怎么办?正在查的总统亲信案、财阀贿赂案,是按老规矩递交给旧检察厅,还是等新机构开张再翻牌?没人给出答案,只看到国会走廊里西装们抱着文件来回跑,像抢最后一班地铁。

普通市民刷完新闻,抬头问邻居:以后举报贪官,该打哪个电话?邻居耸肩:等新招牌挂出来再说吧。大家都明白,不管是叫检察厅还是叫调查厅,只要灯牌后面的灯泡还是同一批人换,味道就换不了。

咱们隔海吃瓜,也别光顾着看热闹。韩国把侦查和起诉掰开揉碎,是想让权力不再一条龙服务。可行政的手直接伸进司法口袋,到底是剪断绳子还是换了根更顺手的绳子?等明年九月,新机器轰鸣,看谁第一个被卷进去。

要是魔咒还在,下任总统搬出青瓦台时,会不会发现门口早停好了重大犯罪调查厅的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