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上半年的券商营业部龙虎榜数据,真是让人感慨万千。东方财富系的“拉萨军团”再次霸榜,外资也在6月大举加仓,市场看似热闹非凡。但作为一个在金融市场摸爬滚打多年的人,我深知这背后的故事远没有表面那么简单。牛市来了,但真的能躺赢吗?恐怕未必。
一、龙虎榜的真相:散户与机构的博弈
东方财富证券的拉萨金融城南环路营业部以902.03亿元的成交额和93.24亿元的净买入额位居榜首,其他几家拉萨系营业部也表现亮眼。这背后是量化机构和高频交易者的活跃,而净买入额的高企也反映出散户资金的持续流入。但问题是,散户真的能在这场博弈中占到便宜吗?
外资席位在6月显著加仓,瑞银证券上海花园石桥路营业部以83.73亿元成交额冲至第六,净买入6.92亿元。这种外资的乐观情绪是否意味着A股的夏季行情即将启动?还是说这只是另一场精心设计的陷阱?
二、牛市的四大陷阱
牛市来了,但不等于躺赢。越是行情好,越是陷阱多。通常有四大陷阱:
待涨待涨:很多人觉得牛市来了,随便买都能赚,结果一等再等,错过了最佳时机。只做热点:追逐热点看似聪明,实则风险极高,热点轮动快,稍不留神就被套。强者恒强:认为强势股会一直强下去,结果高位接盘,惨遭套牢。超跌反弹:抄底超跌股,以为捡了便宜,结果越抄越低。
我们需要做到:一个原则,三个坚持。一个原则是牛市的盈利不靠等,靠自己做出来;三个坚持就是坚持不看冷热、不看涨跌、不看高低。
三、机构资金的行为密码
就拿2024年初那波500点的涨幅来说,虽然和现在不能比,但其实一开始的8连阳也是很给人惊喜。结果8连阳之后,有的股票就开始掉队了。现在指数也是连战连捷,但我们每个人都很清楚,这不是股市的常态。一旦开始折腾上了,就意味着很多个股进入了调整阶段,偏偏这种调整一开始是看不出来的,等到反应过来,基本都是惨不忍睹。
比如「紫天科技」,伴随市场反弹,该股也出现了快速反弹,8个交易日涨幅超过20%。本以为又是一只大牛,没想到2024年2月23日之后,股价竟然一路下跌。刚开始的时候,由于跌幅小,股价波动小,很可能大家都不太在乎。尤其是如果底部买进去的,更不会在意。殊不知苦果就是这样酿成的。
但如果我们知道了其中机构资金的行为,就不会有这样的烦恼。毕竟股价的定价权在他们手中。有的人会说,机构行为也能看得出来?当然是可以的!其实早就有这样的大数据统计工具了。简单说就是:先把所有的「交易行为」数据先保存下来,经过长期的积累后,再通过大数据模型计算,我们就可以看到不同的「交易行为」特征了。
这是「紫天科技」上半年的「交易行为数据图」,图中橙色柱体为我用十多年的大数据系统里反映机构资金活跃程度的 「机构库存」数据,它体现机构资金交易意愿,「机构库存」越活跃,参与交易的机构资金越多且时间越长。
从图中可以看出,除了刚开始那会,有一些机构资金活跃的迹象,之后机构资金就没有积极参与交易。没有了机构资金参与,就算股价不怎么跌,也只是暂时的。果然,虽然指数一直涨到了五月中下旬,该股却早已跌的面目全非。这一幕这一次会出现吗?不知道,但没法赌!
反过来,如果是机构资金积极参与的,又会如何?
这是「瑞丰高材」的「交易行为数据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机构库存」数据持续的时间几乎和这波行情持续的时间是一致的。股价也是翻了两倍多。这就是机构资金掌控的结果。虽然股价也会下跌,但的确是比较短暂的。
实际,眼下的情形,不用多想着外界变化,做好自己就行。规律就是只有机构积极参与,才能走出波段。如果机构此刻都打退堂鼓的股票,靠散户有信心,压根没用。
当然,机构是不是积极参与,并不容易看清。原因就是,散户和机构的博弈中,散户处于明显劣势,机构可以比较容易的看清散户动作,但散户要看到机构动作很难。这就是信息差,而这种信息差导致散户就算跟上了机构步伐,机构一看跟的人多了立马就会改变,导致散户往往怎么做都是错的,这就是信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