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8票对214票!
这就是美国众议院通过“大而美”法案的最终结果。
仅仅4票之差,让特朗普力推的减税与支出法案惊险过关。
而在参议院,局面更加胶着:51票对50票。
副总统万斯投下打破僵局的关键一票,才让法案得以推进。
你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这个法案能让两党争得如此头破血流?
法案的核心是减税,而且是永久性的减税。
企业税率被锁定在21%,富人遗产税免税额直接提到1500万美元。
但代价呢?未来十年,美国要砍掉1.2万亿美元的开支。
其中9300亿美元,是从医疗补助和食品券里硬生生切出来的。
这意味着什么? 1200万低收入美国人将失去医保。
农村地区的医院,补助资金直接砍掉20%以上。
美国全国农村健康协会已经发出警告:许多医院可能因此关门。
耶鲁大学的研究数据更让人揪心。
收入最低的20%美国人,未来十年税后收入平均下降2.3%。
而收入最高的20%,反而增长2.3%。
这难道不是赤裸裸的“劫贫济富”?
《纽约时报》直接点破:最大利益全留给了富人。
为了阻止这个法案,民主党用尽了一切手段。
63岁的奥巴马亲自出山,动员所有民主党议员投反对票。
众议院民主党领袖杰弗里斯更拼了。
他动用“黄金一分钟”规则,连续演讲8小时46分钟。
创下美国众议院现代史上最长发言纪录。
可即便如此,还是没能挡住法案通过。
共和党内部同样撕裂。
参议院表决时,三名共和党议员临阵倒戈。
汤姆·提利斯、兰德·保罗和苏珊·柯林斯,全都投了反对票。
众议院也有两名共和党人反水,顶着压力投下反对票。
议长约翰逊费尽口舌,才勉强凑够218票。
最戏剧性的冲突,发生在特朗普和马斯克之间。
马斯克公开呛声:只要法案通过,他就建立新政党“美国党”。
他批评法案“摧毁就业”并“损害美国战略利益”。
为什么这么激烈?
因为法案直接砍掉了电动汽车补贴,动了特斯拉的蛋糕。
特朗普则反击称马斯克“不懂政治”。
经济层面的担忧同样尖锐。
法案将债务上限一口气提高5万亿美元。
美国国债规模将膨胀到36万亿美元以上。
国会预算办公室警告:未来十年赤字再增3.3万亿美元。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坐不住了。
发言人朱莉·科扎克公开喊话:美国急需财政整顿。
华尔街的焦虑更直接。
贝莱德分析师警告:外国买家已在逃离美国国债。
威灵顿管理公司算了一笔账:新发国债利率高达4.5%。
这意味着什么?
美国政府每天新增债务50亿美元,摊到每个家庭头上就是38美元。
相当于每个美国家庭每天收到一张无法拒收的账单。
特朗普却坚持认为这是“所有人的胜利”。
他在社交媒体高调宣布:签署仪式定在独立日当天。
届时B-2、F-22、F-35战机将飞越白宫上空。
而众议长约翰逊透露:这只是一个开始。
今年秋季和明年春季,还有更多法案等待表决。
法案通过后,美国财政部将发行2万亿美元新债。
但市场原本预期8月才会通过债务上限调整。
突如其来的提前操作,让投资者措手不及。
美元指数应声下跌0.54%,创下1973年以来最差上半年表现。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的态度更让局面复杂化。
他坚持不降息,与白宫的矛盾公开化。
特朗普对鲍威尔的抨击近期明显增加。
政策完全对不上,债务成本却居高不下。
为什么特朗普要冒险强推这样一个争议巨大的法案?
有分析直指对华关税战的失败。
特朗普上台不到两个月就发动关税战,结果全面让步。
不仅下调关税,还解除了芯片设计软件等出口限制。
财政窟窿补不上,只能靠“大而美”来填坑。
为了转移视线,特朗普政府还挑起一波“对华强硬浪潮”。
斐济刚签完防务协议,就宣称“不欢迎中国在南太建基地”。
欧洲被逼将军费提到GDP的5%,转头就对中国傲慢施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