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之父Geoffrey Hilton在2023年接受BBC等媒体采访的时候明确说,“如果你想现在规划职业,可以学做水暖工……AI不会抢走这类工作”。
美国的年轻人还真的听进去了,他们当中的很多人放弃了四年本科,有的甚至中途退学,转而投身蓝领行业。
来自Zety的最新调查报告显示,65%的美国Z世代认为,现在的大学文凭就是“一张废纸”,“毕业即失业”,根本抵挡不了AI替代。
随着AI的快速发展和不断升级换代,有老美专家预测,未来6个月,人工智能将彻底取代招聘专员和行政助理。
美国年轻人的选择,让现在的大学入学人数和2011面相比,下降了200万。
其实,我们也正面临同样的情况。
2025年高考录取,多个省份的本科招生志愿征集进行了一轮又一轮(云南居然创纪录的进行了七轮),分数线降了又降(广西第四轮本科征集志愿干脆不设分数线),部分民办大学本科依旧招生不满。而在随后开始的大专录取中,部分就业前景较好的大专及职业院校,录取分数线远远超过本科线,志愿填报就业导向非常明显。
只是,我们的高中毕业生主动选择蓝领行业的还不是那么多(因为确实工资档次还不能和美国相比)。但是,避开AI擅长的行业,是每个人的职业规划中,都必须认真对待的事。
广东民办高校湛江科技大学的文科专业,在数次降分后,文科生居然招满了。这一现实反映了国内的高中生对于即将到来的AI替代认识还不够,他们或许还没有意识到,文科是最容易被AI干掉的,而且即将和正在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