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砸10亿推“扫街榜”,美团迎来最猛对手? 高德要用“真实”改写本地游戏规则!
阿里蛰伏三个月的神秘项目终于揭晓! 高德地图在9月10日突然上线“高德扫街榜”,宣称要打造一份“无法刷分”的真实榜单,并一口气掏出超过10亿补贴,直接杀入美团牢牢掌控十余年的到店消费市场。
这个被内部视为与淘宝闪购分量相当的项目,由高德地图CEO郭宁亲自带队,立志用用户的“真实行为”重构线下服务信用体系。
高德扫街榜的背后,是阿里在本地生活领域的再加码。 虽然发布会上全程未提美团,但谁都看得出来,这场战役的火药味已经弥漫开来。
打开高德APP首页,“扫街榜”已经占据最显眼位置。 里面不仅有常规的美食、酒店、景区分类,更有意思的是一系列特色榜单:“轮胎磨损榜”记录用户为一口美食专程远行的执着;“回头客榜”体现消费者用重复到访投票的真实偏爱;还有“本地人爱去榜”、“城市特色体验榜”和“高分烟火小店榜”。
这些榜单完全基于用户的真实行为数据——导航、搜索、到店、收藏等动作,再通过AI模型计算得出分数。 高德扫街榜产品经理李刚直言:“只有用户去了,甚至反复到店,才是对商家最真实的好评,是真正的用脚投票。 ”
高德为此首次引入了支付宝芝麻信用体系。 在获得用户授权后,系统会结合用户信用等级为可信评价加权,并借助AI风控,有效识别、过滤虚假和噪声评价。 这意味着芝麻信用分高的用户,其评价将对商家评分产生更大影响。
高德地图CEO郭宁在发布会上郑重承诺:“高德扫街榜永不商业化。 它不是一个流量榜,也不是一个广告榜,更不是一个网红榜。 ”他强调,真实是榜单的核心生命力,扫街榜的目标就是真实反映用户的选择,让商家远离“刷分换流量”“送礼换好评”等运营潜规则。
目前,高德扫街榜已经覆盖了全国超300个城市的160万个线下服务商家,包括超87万家餐厅、23万家酒店以及近5万个景区。 高德地图每天有1.2亿次生活服务相关搜索,导航前往1300万个生活服务目的地。
同时推出的“烟火好店支持计划”则展现了高德的诚意:发放2亿打车券、9.5亿消费券来降低用户的到店成本,每天为优质烟火小店提供5000万流量的精准曝光,还提供3000万元平台激励邀请行业达人为小店制作推广内容。
高德此举直击行业长期痛点。 餐饮商家一直面临“恶评门槛低”“好评成本高”的困境,刷分刷榜已经成为一桩心照不宣的生意。 尤其是高分店铺可以获得更多流量曝光,催生了刷点评的灰色产业,让不少商家深陷“不刷就没流量、刷了就不能停”的内卷泥潭。
高德扫街榜的推出,被认为是阿里在本地生活领域对美团的正面宣战。 阿里选择高德并非偶然,高德地图是阿里生态中极少数具备“高频打开”能力的超级App之一。 根据QuestMobile数据,高德地图2025年7月的平均DAU已经达到1.86亿,是大众点评同期的6倍。
阿里希望借助高德的高频、泛场景入口属性,实现对本地生活服务的“降维渗透”,即通过出行这一刚需场景,顺滑地将用户导流至餐饮、娱乐、购物等消费决策环节。
表面上看是高德推出新产品,实则背后是阿里集团在本地生活市场的整体布局。 这不是单兵作战,而是集团生态协同的结果。 高德被赋予了整合阿里生态内本地生活资源的重任,承担“前端流量枢纽”的角色,通过与飞猪、饿了么、支付宝等业务的深度打通实现生态内分流,构建一个以位置服务为核心的“大出行+大消费”闭环。
高德扫街榜已经与高德地图的AI出行助手连接贯通,用户可通过“小高老师”使用榜单产品。 高德全面AI化之后,理解数据更有效,内容也更科学、具备参考价值。 高德AI助手单日调用量超过12亿次,本地生活类日均AI搜索量超过1.2亿次,AI推荐的日均内容消费超过4000万次。
美团也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 几乎在同一时间,美团方面宣布大众点评“重启”品质外卖,将通过B端自研大模型结合海量真实评价数据,进一步剔除非真实点评数据,以“AI+真实高分”为用户提供可靠决策。
这场 battle 谁将胜出尚难定论。 有分析认为,“高德虽然具备一定优势,但美团和大众点评在本地生活领域已有多年积累,商户数据和用户心智都非常成熟。 ”用户是否愿意改变已有习惯,仍需时间验证。
高德扫街榜的推出,标志着本地生活战场已经从“到家”延伸至“到店”。 阿里“到家+到店”“远场+近场”协同的业务矩阵正在形成,而高德将成为这场战役中的重要切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