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泵试验台/疲劳试验实验台液压系统的维护保养方法有哪些?

 166    |      2025-09-18 16:21

疲劳试验实验台液压系统的维护保养是确保其长期稳定运行、提高试验精度、延长设备寿命的关键。

一、液压油的维护与管理

定期检查油液状态

每周检查油位:确保油箱油位在液位计刻度范围内(通常为 2/3~3/4),不足时及时补充同型号、同品牌液压油(避免混用不同黏度或类型的油液,如矿物油与合成油)。

每月观察油液外观:若油液浑浊、乳化(呈乳白色,可能混入水分)或含有杂质、沉淀物,需立即更换;若油液发黑、有焦糊味,可能因油温过高导致氧化,需排查冷却系统并换油。

按周期换油:根据使用频率,一般每 6~12 个月(或运行 1000~2000 小时)更换一次液压油,换油时需彻底排空旧油,并清洗油箱内部(用无绒布擦拭,避免残留杂质)。

严格控制油液清洁度

换油或补充油液时,需通过带过滤装置的加油工具注入,避免直接倾倒(防止污染物进入)。

定期检查吸油滤油器和回油滤油器:吸油滤油器堵塞会导致泵吸空,回油滤油器堵塞会增加回油阻力,建议每 3 个月清洗一次,每年更换滤芯(滤芯精度需符合系统要求,通常为 10~20μm)。

若系统出现故障(如元件磨损),维修后需额外过滤油液,必要时更换全部液压油。

控制油温在合理范围

正常工作油温应保持在 30~55℃,最高不超过 60℃(超过会加速油液氧化、降低黏度)。

每日启动前检查冷却系统:确保冷却器(如板式换热器)水路通畅,风扇或水泵工作正常;定期清理冷却器表面的灰尘、油污(提高散热效率),每半年检查冷却水管路是否堵塞或漏水。

二、核心液压元件的维护

液压泵与电机

每日启动前检查泵与电机的连接:联轴器是否松动、同轴度是否偏差(偏差过大会导致泵轴磨损),若有异响或振动异常,立即停机排查。

定期检查泵的密封件:若泵体或轴端出现漏油,及时更换密封件(避免空气进入系统导致压力波动)。

每半年检查泵的工作压力:通过压力表确认泵的输出压力是否在额定范围内,若压力异常,可能是泵内部磨损或溢流阀故障,需拆解检修。

伺服阀 / 比例阀(控制核心)

严禁在未卸压状态下拆卸伺服阀,避免高压油冲击损坏阀芯。

定期(每 3~6 个月)检查阀的输入信号与输出流量 / 压力的线性度,若出现滞后或非线性,可能是阀芯磨损或油液污染导致卡滞,需送专业机构清洗或校准。

更换伺服阀时,需确保新阀与系统油液兼容,并通过冲洗板冲洗连接管路后再安装,防止杂质进入阀体。

液压缸与执行元件

每日检查液压缸活塞杆表面:若有划痕、锈蚀或漏油,及时更换活塞杆密封件(建议使用专用防尘圈,防止灰尘进入缸筒)。

定期(每月)检查液压缸的安装螺栓、耳环等连接部件,确保紧固无松动(避免加载时产生附加应力)。

若液压缸出现爬行、出力不足,可能是缸内有空气或活塞密封件磨损,需通过排气阀排气或更换密封件。

辅助元件(蓄能器、压力表、管路等)

蓄能器:充气式蓄能器需每半年检查预充压力(氮气),若压力不足需补充;皮囊式蓄能器若出现油液与气体混合,需更换皮囊。严禁用氧气或可燃气体充气。

压力表:每半年校准一次,确保压力显示准确;若指针卡滞或无反应,及时更换。

管路与接头:定期检查管路是否有变形、老化,接头是否渗漏,高压管路固定是否牢固(避免振动导致疲劳断裂),发现问题立即更换。

三、系统运行与环境维护

规范操作流程

启动前确认系统压力、流量旋钮处于 “零位”,逐步升压至工作压力,避免瞬间高压冲击元件。

试验结束后,先卸除试件载荷,再关闭伺服阀控制信号,最后停泵卸压,防止系统带压停机。

严禁超压、超频率运行(如超过液压缸最大行程、伺服阀最大流量),避免元件过载损坏。

环境控制

保持设备运行环境清洁干燥:避免粉尘、腐蚀性气体(如实验室的化学试剂)进入油箱或附着在元件表面,必要时安装防尘罩或通风装置。

环境温度控制在 15~35℃,湿度不超过 80%,防止低温导致油液黏度升高、高温加速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