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发布!加快推广远程异地评标通知

 72    |      2025-09-18 08:43

国家发改委发布重要通知,要求加快推广远程异地评标,推动招标投标市场规范健康发展

关于加快推广远程异地评标通知的核心要求梳理

一、 核心目标

在全国范围内快速推广远程异地评标,确保其规范、高效、安全运行。

二、 关键任务与各方职责

1. 资源整合与公开 (解决“有什么、用什么”的问题)

省级指导协调部门: 负责确定并公布必须采用远程异地评标的项目范围和标准。

专家库组建单位: 必须形成并公布 《评标专家库共享目录》 ,并同步公开专家劳务报酬标准。

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必须形成并公布 《评标场所工位共享目录》 ,并同步公开就餐住宿等保障方式、收费标准及支付渠道。

2. 主副场协同运作机制 (解决“怎么操作、如何配合”的问题)

角色定义:

主场: 招标人选择的交易中心,承担主导和协调责任,提供主电子交易系统。

副场: 配合主场,提供专家和工位资源。

分工原则:

主场是组织核心,副场是执行配合。

副场出现任何问题(如专家缺席、系统故障),必须立即通知主场,由主场牵头解决(如重新抽取专家、改期等)。

费用分担: 明确了三种情况的收费原则,核心是主副场之间必须协商建立成本补偿机制,并向社会公开收费标准。

3. 服务与报酬保障 (解决“后勤和报酬”问题)

后勤保障:招标人是评标专家就餐、住宿等费用的承担主体。

专家报酬: 副场专家的报酬可按其原库标准或由主副场协商确定,并鼓励按“就高不就低”原则执行,以保障专家积极性。

4. 监管与考核责任划分 (解决“谁监管、谁负责”的问题)

行政监督: 明确由主场所在地的行政监督部门负主要监管责任,副场发现违纪违法线索应移交主场处理。

资料管理:主场负责收集、整理和保存完整的项目招投标资料,副场有配合移交的义务。

专家考核: 遵循 “属地管理”原则。主、副场各自记录本方专家的现场表现,并推送至该专家所属的库建单位进行考核,不跨地域管理。

三、 保障与落实措施

技术基础: 要求各地按标准升级软硬件,但严禁重复建设,强调节约集约。

安全底线: 必须建立安全防护制度,确保系统、数据和专家信息绝对安全,最小化调用敏感信息。

推进路径: 从省内跨市常态化开展,向跨省域合作推广迈进,鼓励通过签署协议等方式明确合作细节。

其他要求: 鼓励国有企业参照执行;中国招标投标公共服务平台负责提供国家级技术支持;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持续优化技术标准。

四、 总结要点

此通知的核心是 “明确” 二字:

明确了必须共享的资源目录和公开要求。

明确了主、副场在操作、收费、监督、考核上的责任边界。

明确了推广路径和安全底线。

明确了各级、各单位的具体职责,确保政策可落地、可执行。

各相关单位需据此开展具体工作,并及时上报经验和重大情况。

原文如下

编辑:采招网 www.bidcenter.com.cn

来源:国家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