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战场望远镜编辑|战场望远镜
最近莫斯科周边不太平,市民清理防空残骸时捡到些碎片。一查不要紧,居然是俄罗斯刚搞出来的 TKB-1055 反无人机导弹。这东西刚在今年军工展露过脸,现在就真刀真枪用上了。看来俄军是真急了,首都防空圈都敢这么快部署新家伙。
要说这导弹,设计思路还真跟以前不一样。传统防空导弹个头大、价格高,打那种几千块的无人机太不划算。就像用大炮打蚊子,费钱还不一定管用。TKB-1055 干脆往小了做,单发重量降下来,装弹量就上去了。以前铠甲防空系统最多带 12 枚导弹,现在能塞 48 枚,一下子翻了四倍。
为啥要带这么多?看看乌克兰就知道了,动不动就几十上百架无人机一起冲。这种蜂群战术,数量少了根本拦不住。俄军这次下了狠心,把铠甲系统原本的两门 30 毫米机炮直接拆了。腾出的空间和重量全用来装导弹,这是把宝全压在导弹上了。机炮虽然射速快,但面对无人机群,弹药很快就打光了。真到那时候,再快的射速也白搭。
再看导弹参数,射程 7 公里,最近能打 500 米外的目标。这个设计挺讲究,7 公里足够在无人机动手前把它打下来。500 米的最小射程更关键,太近了拦截,碎片容易伤着自己人。以前铠甲用的老导弹能打 20 公里,但对付无人机根本用不上这么远的射程。说白了,TKB-1055 就是专门给无人机量身定做的,讲究的是性价比。不求打的最远,但求花最少的钱拦最多的无人机。
不过这导弹刚上战场,效果还得再看看。毕竟 7 月 20 号到 21 号那两天,乌克兰往莫斯科扔了不少无人机。俄罗斯官方说,20 号击落 172 架,21 号又打下来 117 架。光莫斯科州就拦了 60 架,可还是让机场遭了殃。谢列梅捷沃、伏努科沃这些大机场全停了,旅客滞留了上千人。有的人没办法,就在机场地上打地铺。远东还有 2700 个乘客改乘火车,这罪受的。
不光机场,老百姓的日子也受影响。图拉州居民楼因为防空拦截着了火,部分区域断网。电子支付用不了,只能拿现金交易。莫斯科州超市停车场、火车站铁轨都被无人机残骸砸坏了。物流一断,生活物资怎么运?这些账算下来,就知道俄军为啥急着用新导弹了。
有意思的是,咱们中国早就有类似的装备了。2022 年珠海航展上,FK-3000 防空系统就亮过相。这玩意儿可比俄军的 TKB-1055 厉害多了。不仅能装导弹,还保留了机炮,两边加起来能塞 96 枚微型导弹。要是算上配套的两辆无人战车,每辆再带 24 枚,一套系统总共能有 144 枚导弹。这数量,比俄军的 48 枚多出两倍还多。
FK-3000 的设计更周全,主车负责指挥,无人车能往前探路。既能打传统战机,又能拦无人机,兼容性强多了。俄军拆了机炮,遇到有人驾驶的飞机可能就麻烦了。咱们的系统把导弹和机炮结合起来,应情况更多样。无人战车的设计更妙,能前出部署,为主车挡子弹。这种有人无人协同的思路,确实比单纯堆导弹数量要先进。
说起来,现代战场真是变了天。以前打仗比谁的武器更先进、威力更大。现在对付无人机,比的是谁的拦截弹更多、更便宜。乌克兰用的就是蜂群消耗战,用廉价无人机耗对方昂贵的防空导弹。俄罗斯以前的防空系统就吃了这亏,铠甲 - S1 对塑料无人机识别率低。还容易被电磁脉冲干扰,北约再给乌克兰提供卫星数据,防线就容易被突破。
其实不光俄罗斯,乌克兰那边也不好受。俄军报复起来也不含糊,出动 426 架无人机,还发射 24 枚导弹。基辅、哈尔科夫等 10 多个州都挨了炸,造成 2 人死亡、15 人受伤。幼儿园、民宅都没能幸免,无辜老百姓最遭殃。这场仗打到现在,两边都在用无人机互相消耗。只是苦了生活在战区的普通人,防空警报成了家常便饭。
从战术上看,俄罗斯也在学乖。他们用的 “目击者” 无人机,现在命中率是以前的三倍。英国《金融时报》都报道了,近几个月 15% 的俄罗斯无人机能突破乌军防线。而之前三个月才 5%,这进步够明显的。俄军还改了无人机,让它们飞得更快,超出乌军机枪的射程。新的 “天竺葵”-3 无人机,俯冲时速能到 800 公里,专门用来打基辅。
更狠的是攻击规模,7 月 9 号那次,俄军一口气扔了 728 架无人机和诱饵。还搭配 7 枚 “伊斯坎德尔” 导弹和 6 枚 “匕首” 导弹,这饱和攻击谁顶得住?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的专家都说,不是乌克兰防空变弱了。是俄罗斯的蜂群战术和无人机飞得更高,让防御更难了。这种梯式升级,在乌克兰每 14 天就来一次,变化太快了。
乌克兰也在想办法,用电子战干扰无人机的 GPS 信号。还有德国给的厄利孔 “天网” 防空机炮,靠机枪和高射炮拦截。泽连斯基说他们新的拦截无人机效果不错,一周打下几百架 “目击者”。但专家说,拦截无人机得飞到 6 公里高度,速度要到 200 公里 / 小时才行。不然面对蜂群攻击,机动火力部队很快就被压垮。
这场无人机攻防战,其实反映了现代战争的新规律。以前是 “杀鸡用牛刀”,现在得 “以小治小”。俄罗斯搞 TKB-1055,就是想靠小型导弹对付小型无人机。中国的 FK-3000 走得更远,不光导弹多,还加了无人协同。这种思路可能就是未来防空的方向,既要数量够多,又要足够智能。
但战争终究是残酷的,不管用什么武器,受苦的都是老百姓。莫斯科 2150 万人口生活受影响,超市停车场、火车站铁轨被无人机残骸破坏。物流一断,生活物资就紧张。乌克兰那边更不用说,民宅被炸,幼儿园遭殃,这账怎么算?联合国出来谴责,但谴责能挡得住无人机吗?
有人说,乌克兰这时候打莫斯科,是因为俄乌要在土耳其和谈。双方都想在谈判前多捞点筹码,可这样互相报复,只会让仇恨更深。美英还在给乌克兰军援,特朗普甚至问泽连斯基能不能袭击莫斯科。这不是火上浇油吗?俄罗斯也没闲着,在库尔斯克州清完乌军,又集结 16 万兵力准备决战。这局势,真是越来越紧张了。
国际上也不太平,美国在英国部署战术核武器。俄德终止军事合作协议,印度骂北约搞双重标准。欧盟内部对俄罗斯的政策都吵起来了,金价跟着上涨。莫斯科州的工厂停产,远东企业供应链断了。俄罗斯还组建新集团军应对边境威胁,看这架势,冲突要长期化了。
说到底,无人机改变了战争的样子。以前打仗讲究阵地战、大规模会战。现在几千块的无人机就能瘫痪机场,影响一个国家的运转。传统防空系统跟不上趟,就得赶紧出新招。俄罗斯的 TKB-1055 是个尝试,中国的 FK-3000 走得更远。但不管武器多先进,能让老百姓过上安稳日子才是正经事。希望 7 月 23 号的谈判能有点用,别再让更多人受苦了。至于这仗最后怎么收场,恐怕谁也说不准。但有一点肯定的是,无人机这东西,以后在战场上会越来越重要。各国怎么应对,还得接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