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这趟浑水,搅了这么久,俄罗斯军队到底还有几斤几两,普京自己心里恐怕比谁都清楚。但真正让他下了狠心,要另起炉灶的,还得是2023年那场差点就没搂住的兵变。你就想想那个画面,瓦格纳的坦克在自家地盘上大摇大摆地“旅游”,从南往北开,而本该出来挡一下的正规军呢?集体“看戏”。
这叫什么事儿?对于一个掌控欲强到骨子里、又是克格勃出身的领导人来说,这根本不是警钟,这就是直接抽在脸上的耳光。军队里那帮人,心思太深,也太难猜了。尤其是在俄罗斯这片土地上,历史上缺过什么,就是没缺过军事政变。普京一下子就明白了,不能再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国防部那一个篮子里了,那帮老家伙,靠不住。他得有一把真正只属于他自己的刀,一把锋利到能斩断任何不该有的念想的刀。
这把刀,他其实早就开始磨了,现在,只是到了不得不把它拔出来的时候。为了他自己,也为了那个不知道会是谁的接班人。
说真的,普京对俄军的失望,那不是一天两天了。苏联刚解体那会儿,军队那叫一个惨,军官得靠出租自家屋子养家糊口,尊严碎了一地,士气这种东西,更是奢侈品。后来普京上台,花了大力气整顿,在叙利亚也算是找回了点面子,但那股子骄兵悍将的劲儿,那种“老子天下第一,谁的话都不听”的气息,就从来没散过。
战场,就是个照妖镜。一到乌克兰,什么都现了原形。绍伊古也好,格拉西莫夫也罢,这些老资历的将军们,指挥的打法,怎么说呢,又老又笨,效率低得让人窝火,把所有的问题都摊开来给全世界看。可如果说战场上打得难看,只是丢人,那瓦格纳掉头往莫斯科开,这性质就完全变了,这是在刨根。
一帮雇佣兵,就能在国境内长驱直入,而正规军呢,就摆出一副“这事儿不归我管”的姿态。这哪里是看热闹,这分明就是一种无声的表态,一种沉默的抗议。这件事,让普京彻底寒了心。他看明白了,这支庞大的武装力量,到了最要命的关头,不仅指望不上,甚至可能成为最大的变数。权力,必须,也只能攥在自己最信得过的人手里。
于是,国民近卫军,这个听起来有点像仪仗队的名字,彻底走到了台前。其实早在2016年重组的时候,它的定位就已经很特殊了:它绕开国防部,不受军队系统指挥,直接听总统的。说白了,绍伊古可能喊不动他们,但克里姆林宫打个电话过去,他们就得立刻出发。
瓦格纳事件就像一剂猛药,让这支部队的成长速度,只能用“野蛮”两个字来形容。普京是什么都舍得给,坦克、自行火炮,各种大家伙,直接配齐。这哪儿还是维持内部治安的样子,这根本就是一个准军事集团的架势了。
这支部队也没让他失望。就在今年,库尔斯克那边吃紧的时候,就是国民近卫军顶住了第一波最猛的攻击,硬是把阵地给稳住了,给后面的人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而攥着这支“总统亲军”刀把子的,是普京的老朋友,佐洛托夫。
佐洛托夫跟普京的关系,那可不是一般的铁。从普京的贴身保镖干起,一步步被提拔上来,这人最大的特点,可能不是能力,而是忠诚。普京要的是绝对的服从,佐洛托夫就能给到百分之百的服从。所以,有他看着国民近卫军,普京才能睡得踏实一点。
普京也知道,他不可能永远坐在那个位子上。今年5月,他第一次公开聊到了接班人的问题,嘴上说着“最终还是人民决定”,但背地里的布局,早就开始了。他得保证,不管将来谁来接这个班,这个庞大的国家机器都不能散架,得平稳地交过去。
外面猜的人选不少,阿列克谢·久明是个热门。也是普京保镖出身,当过州长,管过军工,履历漂亮。最关键的是,他懂事,知道什么时候该听话。但他的问题也摆在那儿——没正经打过大仗,在军队里,那些老油条们凭什么服他?
还有一个叫莫尔德维切夫的年轻将领,在乌克兰靠着无人机打出了名气,是军队里搞技术革新的代表。但他太年轻了,政治上还嫩。普京看他,可能更像是在看一个未来的技术骨干,而不是一个能压住全盘的继承人。
所以你看,不管是久明还是谁,想坐稳那个位置,头一件事,就是要能压得住军队里那帮骄兵悍将。这么一来,国民近卫军的价值,就一下子凸显出来了。它就像普京要留给接班人的一份厚礼,一份足以镇场子的“武装遗产”。
为了让这份遗产更好用,普京还做了别的准备。一边修宪,稍微削弱点总统个人的权力,把决策权更多地分给安全会议和国务委员会,免得以后再出来一个谁也管不了的“超级总统”。另一边搞了个“英雄时代”计划,从前线提拔了八十多个有功的军官进政府,打造一个既忠诚又懂行的执政班底。
可眼下,俄罗斯内外都不轻松。仗还在打,经济被制裁得步履维艰,老百姓的支持声里,也夹杂着藏不住的疲惫。一些地方势力也开始有自己的小算盘,特别是车臣的卡德罗夫家族,“山头主义”的味道越来越浓。
这种时候,一支强大的、绝对忠诚的武装力量就太重要了。国民近卫军不仅要能震慑首都可能发生的任何变故,更要能压住地方上的蠢蠢欲动。你看今年普京特意单独见了卡德罗夫的儿子亚当,那与其说是示好,不如说是一种敲打和警告:小子,继续听话,就有你的好日子过;不听话,后果自己想。
这番警告的底气从哪儿来?很大一部分,就来自那支枕戈待旦的国民近卫军。它就像一把被普京狠狠扎在权力牌桌中央的刀子,时刻提醒着桌上的所有玩家:谁想掀桌子,先过来掂量掂量,看自己的脖子够不够硬。
当然,这步棋风险也大。国民近卫军这么扩张,军方那帮人能没意见?嫉妒和不满是肯定的。以后,军队系统和内卫系统之间的明争暗斗,少不了。但在普京看来,能控制的矛盾,就不叫风险。他宁可让国防部的人天天看着不爽,也绝不想再看到“第二个瓦格纳”出现。失控,才是他真正恐惧的东西。
普京这盘大棋,下得够深,也够狠。他不是不要军队了,他只是在传统军队之外,给自己又加了一道更牢固的保险。佐洛托夫手里的这支部队,也许不是为了打赢外面的战争,但它的核心任务只有一个——保证克里姆林宫的权力稳如泰山。在未来那场看不见的权力交接中,它将是新领导人手里最关键的一张牌,一张能压住所有杂音、确保一切平稳过渡的,翻盘底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