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20分钟拍张照,还要被迫付费?南昌八一广场的荒唐一幕戳中了谁的痛点
“非要花钱才能拍?”
这句愤怒的质问,在南昌八一广场上空回荡。
我看到这个视频时,第一反应是:这不就是我上次去网红地标的经历吗?
排队20分钟。
眼巴巴看着商业摄影师霸占最佳拍摄位。
最后要么放弃,要么掏钱。
这种被迫二次消费的委屈感,你懂的。
更离谱的是什么?
管理处说:“我们有人劝阻,但没执法权。”
没执法权?
那设立管理处的意义在哪里?
让我想起一个段子:保安的职责是看着小偷偷东西,然后告诉失主“我看见了但我管不了”。
可笑吗?
可这就是现实。
公共空间什么时候变成了私人生意场?
八一广场,多么神圣的地方。
这是纪念历史的地标,是属于每个人的公共资源。
现在呢?
变成了商贩们的摇钱树。
普通游客?
对不起,请排队。
或者,掏钱。
我查了一下。
全国很多网红打卡地存在类似问题。
西安大唐不夜城、重庆洪崖洞、成都宽窄巷子。。。
哪个不是商业摄影的重灾区?
最讽刺的是什么?
这些商贩往往打着“专业摄影”的旗号。
收费?100-500不等。
拍摄时间?5-10分钟。
效果呢?
和你自己手机拍的差不多。
甚至还不如。
因为他们要的是快速流转,不是精雕细琢。
“我们只是想在八一广场留个纪念,这个要求过分吗?”
一位外地游客的话,让人心酸。
千里迢迢来到南昌。
就想在标志性建筑前拍张照。
结果呢?
要么苦等,要么付费。
这种体验,能叫旅游吗?
更深层的问题是:为什么这种乱象屡禁不止?
说白了。
利益链条。
商贩赚钱,某些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游客投诉?
“我们会加强管理的。”
然后呢?
没有然后。
直到闹上热搜,相关部门才“高度重视”。
派执法人员?
加强管理?
为什么不能一开始就这么做?
我特别理解那位男子的愤怒。
不是心疼那一两百块钱。
是那种被当韭菜割的屈辱感。
是明明属于大家的东西,却被少数人霸占的不公。
是投诉无门时的无力感。
更是对这个社会公平正义的质疑。
你说,这算不算一种“软暴力”?
不让你拍是吧?
那就等着。
等不及?
那就掏钱。
这让我想起一个概念:公地悲剧。
当公共资源缺乏有效管理时。
总有人会过度占用,直到资源枯竭。
八一广场的拍照点不就是这样吗?
本该属于所有人的风景。
却被商业利益绑架。
最后呢?
游客体验差了。
城市形象毁了。
谁是赢家?
没有赢家。
那些说“人家也要生活”的人,我想问:
谁的生活不是生活?
凭什么牺牲大多数人的权益,去满足少数人的利益?
做生意可以。
但请遵守规则。
在该营业的地方营业。
而不是霸占公共资源。
这个道理,很难理解吗?
最后,我想说:
南昌的今天,可能是任何一个城市的明天。
如果我们对这种不公视而不见。
如果管理者继续“有心无力”。
那么下一个被霸占的,可能就是你家门口的公园。
你常去的广场。
你喜欢的风景。
别等到那时候再愤怒。
现在,就是改变的时候。
公共资源属于每一个人。
这不是口号,是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