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美国贸易代表印度行程叫停

 86    |      2025-08-20 05:41

25号见不到美国人了,印度这次把桌子掀了?

消息一出,整个新德里都安静了。原定25号飞过来的美国谈判小组,机票直接作废,酒店退款。NDTV掐着线报说“行程取消”,一句话就把锅端走,连个改期时间都懒得给。看起来像是印度人临时撂挑子,其实更像是美国人自己把路堵死——谁让你在7月底突然甩出两道大关税,25%+25%,加起来比一半货价还高,谁受得了?

先理一遍时间线:7月26号,小川建国(特朗普)在白宫背着手宣布,印度关税太高,壁垒太多,还跟俄罗斯眉来眼去,必须罚。8月7号,第一道25%关税落地;紧接着又来一道追加令,说印度买俄油,再加25%,27号生效。短短一个月,两连击。印度这边呢?嘴上没吭声,身体却很诚实——直接把原定谈的那一周腾给别的事,一句“日程未确定”打发。

有人猜印度怂了,怕美国真把货卡死在港口。我倒觉得这招挺硬:先把桌子掀了,让对面没地方摆文件,谈判筹码反而回到自己手里。毕竟印度出口到美国的大头是仿制药、钻石、纺织品,又不是芯片,美国货架上缺了这几样,涨价的是美国老百姓。真卡关,美国药房先哭,川建国估计也扛不住选票跳脚。

再往回看表象背后的算盘。印度这几个月一直在玩“多边平衡”:一边跟俄罗斯买打折原油,炼完高价卖给欧洲赚差价;一边在美国面前装委屈,说我买油是为了全球能源安全,你别逼我。结果美国人不吃这套,直接上税。印度人心里估计翻白眼:我卖你药稳住你的医保,你还要我交保护费?干脆不谈了,看谁先憋不住。

别忘了,这次取消的不只是贸易谈判,还有背后的“印太经济框架”小算盘。原计划谈的所谓双边贸易协议,其实就是想把供应链从咱们这儿往印度搬,外加塞一堆劳工、环保条款。印度人一看条款太紧,提了条件,美国人压价不成,就把关税当大棒。印度人干脆把棒子接住,直接说改天吧,等于把皮球踢回去。这一脚踢得漂亮,既保住了面子,又省了让步里子。

再说川建国的套路。每逢选举年就爱打关税牌,选民听着爽快,媒体也有爆点。但关税真落地,美国进口商最先疼,接着是超市货架,最后是选民钱包。印度人看准这一点:你加税我就拖,拖到11月投票,看你慌不慌。到时候川建国要选票还是要关税?答案路人皆知。

当然,印度也不是没风险。美国对印度药品的合规检查越来越严,钻石又要追溯源,纺织品还得扯环保。可印度手里有张底牌:全球原料药大半在自家锅里熬,美国想换产地,没两三年搞不定。这个时间差,就是印度谈判桌上的筹码。反正我不急,你选民急。

更有趣的是,这次取消的消息是NDTV先放出来,而不是官方通稿。印度政府闷声不响,让媒体去试水,看市场反应。股市当日小跌0.3%,交易员说“情绪稳定”,等于告诉华盛顿:掀桌子掀得好像也没多大事。反倒是美国那边,进口商连夜给国会打电话,要求给个说法。你看,谁先慌,一目了然。

再补一刀:印度炼油厂最近正扩建,准备把俄油炼成汽柴油卖给欧洲。美国人一制裁,等于把欧洲也拉下水。欧洲现在最怕能源涨价,真要被殃及,肯定会给华盛顿施压。印度人这一手借力打力,玩得溜。可以说,取消谈判不是退缩,是给美国后院点火。

回头说咱们吃瓜群众该如何吃瓜。别光看“取消”俩字就嗨,得看后面链条:药品会不会涨价?衣服会不会打折?钻石会不会跳水?答案是短期波动有限,因为订单都是提前半年锁死,真疼也得到圣诞季。但长期看,如果两国一直僵,明年货架可能换产地,价格还得涨。所以别急着囤药,先存钱比较靠谱。

至于下一轮啥时候谈?我猜得等川建国那边民调出来。支持率往下掉,他就得找台阶;往上冲,他继续硬扛。印度人现在按兵不动,其实是最好的防守。反正我货在你货架,你税在我港口,谁先眨眼谁输。

最后一句:桌子掀了不怕,就怕没菜可上。印度这盘棋,下一步是再端上来还是直接散伙,留给川建国头疼去吧。你觉得美国会先松口,还是印度先低头?

#夏季图文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