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芜铁路改造:隧道贯通创纪录,2027年通车,城市迎新貌

 175    |      2025-08-18 06:16

但最近南京和芜湖之间有个大消息 —— 宁芜铁路改造有了大进展。7 月 20 日那天,谷里和韩府山的隧道打通了。这可不是普通的隧道,14 公里多长,工人们整整干了 780 天。

你可能会问,挖隧道有啥难的?难就难在不能影响旁边的房子和土地。工程师们想出了妙招,用像圆盘锯似的机器慢慢切,爆破的时候也轻轻的,就像给大地挠痒痒,周围啥感觉都没有。他们还定下规矩:先做好防护再开工,注浆加固不能少,一次挖一点就赶紧支护,早封闭早安全,还要经常测量看有没有变动。就靠这些法子,硬是在复杂的地下开出了一条路。

还有个叫 "宁芜号" 的大家伙也立了功。这台盾构机直径快 10 米,重 1300 多吨,像个地下巨无霸。它在秦淮新河那段特别厉害,上面的土只有 2.6 米厚,相当于一层楼点,稍微不注意就可能出问题。但它就像穿针引线一样,稳稳地过去了。

工人们还想出 "分期导流 + 半幅施工" 的办法,一边施工一边保证河水流通。最神的是,它能把沉降控制在毫米级,旁边的京沪高铁一点都没受影响。这台机器还很聪明,有三维地质探测系统,能提前知道前面的地质情况,刀具磨损了也能自动监测,寿命一下子提高了三成。到 7 月 28 日,它已经拼好了 1000 环管片,平均一天能挖 9 米,正在向最后的贯通冲刺。

这次改造可不是小打小闹。从沧波门到古雄这 29.7 公里,铁路要全部钻进地下,40 个平交道口都要取消。剩下的 72.5 公里也会电气化改造,以后火车能拉 5000 吨货物,时速到 120 公里。

还会设 10 座车站,把南京的栖霞区、江宁区和安徽的马鞍山、芜湖串起来,这条 100 多公里的沿江动脉就要活起来了。

宁芜铁路从 1935 年就开始运营了,这么多年一直是货运干线。但它把南京主城分成了一块一块的,麒麟、大校场这些地方都被隔开了。改造后就不一样了,这些板块能重新连起来。而且还能腾出 1200 亩土地,板桥、西善桥的产业也能升级了。

以后这条铁路既能拉货也能拉人,货运效率能提高四成,从长三角到皖江的物流成本能降不少。

这个工程还是个绿色施工的榜样。用 BIM 技术全程建模,废水 90% 都能循环用,废渣 85% 能变废为宝。隧道要穿过牛首 祖堂风景名胜区,工程师们小心得很,一点都没破坏生态。

施工过程中还攻克了不少世界级难题。要从秦淮新河下面穿过去,还要从地铁 S1、S3 线上方经过,旁边就是京沪高铁,11 处风险源都要时刻盯着。还用双模卫星定位的无人船,24 小时盯着河床稳不稳定。

改造完成后,南京 17 条 "断头路" 能打通,南京南站周围能释放 12 平方公里土地。宁安高铁、京沪高铁能和它连起来,南京和芜湖就像在一个城市里一样方便。

马鞍山的钢铁、芜湖的制造业能和南京的科创带好好合作。沿江的货运能力能提高 3 倍,对长江经济带东段 "公转铁" 的战略特别有帮助。

现在工程正在倒计时,2025 年 10 月南京南隧道盾构段要贯通,2026 年路基和桥梁要完工,2027 年铺轨完成。

从蒸汽时代到智能盾构,宁芜铁路不仅运输效率提高了,城市品质也能升级,会成为长三角基础设施一体化的好例子。

宁芜铁路改造不只是铁轨换了地方,更是城市发展思路的改变。毫米级的沉降控制、90% 的资源循环、1200 亩土地的激活,都在书写着 "轨道上的长三角" 新样子。这样的变化,你期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