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康郎山下,宋朝元帅岳飞与鄱阳湖义军的首领余化龙因意见不合展开了激烈的对决。岳飞操纵沥泉枪,与余化龙在奔腾的战马上相遇;两人刀枪交锋,枪影如飞花,招式如柳絮翻飞,四十回合后仍难分高下。
类似的较量还在栖梧山与九龙山上演两次。在栖梧山下,岳飞与手持双银锤的何元庆交手,战况旗鼓相当;而在九龙山下,他又与杨再兴厮杀数十回,依旧难分胜负。
余化龙在飞镖斗法中失利,何元庆虽然机警善变,仍两度被俘,而杨再兴则在岳飞秘密武器下落马。三场战斗表面上似乎各不相让,但实际上胜负早已埋下伏笔。
以岳飞与余化龙的较量为例,余化龙外貌堂堂,银盔白马,手持虎头枪,气质与岳飞如同兄弟。双方定下赌局:若岳飞胜,余化龙便归降;反之,岳飞须归顺余化龙。三天鏖战,依旧不分胜负。余化龙图谋暗算岳飞,将其引离众人,利用神镖袭击。岂料,岳飞身手如电,不仅三次避开袭击,更以极快的反应将飞镖反掷,并最终以巧招震惊战马,使余化龙落马。面对岳飞宽厚为怀、亲自搀扶、再度劝降,余化龙羞愧折服,甘愿归顺,二人结为兄弟。
在与何元庆的交锋中,岳飞同样展现了心机与大度。何元庆以双锤自夸,将兵器视为随身家将,言辞间玩笑讽刺。两人一拍即合,激烈对战,依旧难分上下。岳飞事先察觉何元庆夜袭心思,预设陷阱将其擒获,却屡次放人。之后,岳飞再推新计,派兵袭击何元庆老巢,何元庆损失惨重,心灰意冷。在友善关照、盛情款待之下,何元庆感动流泪,最终拜岳飞为兄,归入麾下。
岳飞与杨再兴的比武,则是英雄间的惺惺相惜。杨再兴白甲白马,银枪如龙,曾在小教场与岳飞一较高下,对彼此印象深刻。两人旗鼓相当,九死未见分晓。期间虽然因岳云误入战圈引起误会,但岳飞公正处置,最终以秘技得胜。杨再兴佩服岳飞风骨,主动归顺。
如果仔细梳理三场大战,可以发现岳飞无论面对哪一位强敌,战至最后都以智取、善待为根本,并逐步掌控局势。余化龙虽然枪法出色,却未能动摇岳飞一分一毫;何元庆虽勇猛,却在力气与计谋上皆逊一筹;而杨再兴尽管枪术高强,与岳飞难见高下,却因岳家枪法精妙终被征服。
衡量各人的武力,还可参考牛头山一战。余化龙面对金弹子,只支撑十余回合便败下阵来。何元庆以银锤对敌,力战二十合亦败走。两相比较,何元庆力量稍强于余化龙,却在岳飞和杨再兴面前略逊一分。同样,在车轮战对抗陆文龙的阵容安排上,何元庆、余化龙均居于末席,反映了他们在岳家军中的实力排名。
不难看出,岳飞的真正对手中,唯有杨再兴可与之并驾齐驱。岳飞三战三胜,更多出于对英雄惜才之情;收降对手,志在长远。正因如此,余化龙、何元庆、杨再兴三人最终都心服口服,成为岳家军的中流砥柱。
可惜的是,杨再兴后来战死小商河,而余化龙、何元庆也在江边自尽以随大哥而去。岳飞用自己的智慧与胸襟,成就了这些英杰,也铸就了属于自己的团队和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