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出线不到24小时,中国U23男足就被分进了“第四档”。 这个数字扎眼得很,在16支队伍里排第,垫底了。 更扎心的是历史,过去六届U23亚洲杯,中国队参加了五届,整整15场比赛,就赢过两场。 剩下的13场,全是输。 数字冷冰冰,但命运未必。
分档背后,是一本历史账。 亚足联的分档规则不算复杂,最近三届成绩加权折算,2024年上届占100%,2022年打折50%,2020年再折到25%。 中国队在这三届中,2024年排第10,2022年因退赛颗粒无收,2020年干脆垫底。 这么一算,总排名亚洲第,正赛16强里排第,第四档成了逃不掉的现实。
有人调侃这是“以前挖坑现在爬”。 退赛、垫底、胜率惨淡,这些旧账在分档这一刻一起结算。
但档位不等于定局。 第四档不直接宣判“死亡”,真正决定命运的是10月2日的抽签。 理论上存在一条“理想路径”:如果与第一档的伊拉克、第二档的越南、第三档的泰国同组,局面会瞬间开阔。 预选赛中,伊拉克和泰国都是2胜1平积7分,和中国队一模一样,净胜球还比不上我们;越南虽三战全胜,但最后一仗仅1-0绝杀也门,优势并不明显。 这几支队伍,实力与中国队接近,并没拉开差距。
不过,“死亡分组”的影子也很近。 万一抽到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或伊朗,局面将截然不同。 乌兹别克斯坦拥有多名欧洲联赛球员,个人能力出众1;日本、韩国技战术成熟稳定;伊朗、澳大利亚身体与实力兼备。 这些队伍,中国队打起来都没必胜把握。
这支U23国足被一些人认为是“近几届最强”。 以2003-2006年龄段为班底,部分球员经历过亚青赛的磨练,甚至有人曾在海外踢球。 主教练安东尼奥擅打硬仗,上一届U20亚洲杯,他带队把韩国逼入加时赛。 如今加上王钰栋等新锐,球队或许真有一拼之力。
但现实依旧骨感。 U23亚洲杯从2013年创办至今,中国队从未从小组出线,更别提闯入八强。 这一次,基础目标正是突围小组,跻身八强,但从第四档起步,意味着每一场都是硬仗,每一个进球、每一次防守都可能改写历史。
东道主沙特也在第一档。 有球迷猜测,沙特或许愿意选中国同组,因为中国队“看起来不强”,第二档挑中越南、第三档约旦或泰国,并非不可能。 但亚足联的抽签概率不会特意眷顾谁,最终还是要看运气。
10月2日,抽签结果就会揭晓。 是陷入日韩伊澳的“死亡之组”,还是抽中伊越泰的“上上签”,到时自有分晓。 但不管签运如何,这支球队已没太多退路:比赛得一场场踢,球得一脚脚传,机会得一次次拼。
足球场上,档位只是数字,真正较量的永远是场内的90分钟。 第四档的队伍一路逆袭,小组出线甚至走得更远,这样的剧本,在足球世界并非罕见。 但这一次,轮到中国队,它会发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