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军驻扎在仁爱礁22年,日常依赖捕鱼晒干:估计这里有100万只蟑螂

 184    |      2025-08-05 04:53

仁爱礁坐落于我国南沙群岛的东部海域,与我国实际控制的美丽沙礁相距东南方大约十四海里。该礁为环礁结构,周长大约十五公里,最宽处约五点六公里,在潮水退去时,礁石的大部分露出水面。礁石南部分布着若干个礁门,足以容纳三十万吨级的大型船只驶入礁湖之中。

然而,自1999年以来,菲律宾一艘老旧的登陆舰“马德雷山号”在仁爱礁搁浅后,便滞留在该礁石附近,迟迟未能离去。

目前,菲律宾海军陆战队有多名成员在舰上执行看守任务。鉴于我国对菲律宾海上补给线的封锁,菲律宾方面不得不转而采取空中投送的方式来进行物资补给。同时,他们还对搁浅的军舰进行了加固处理,意图将其作为前沿的前哨站。

随着我国军舰与海警船只对仁爱礁周边海域实施严密监控,并对其展开定期的常态化巡航,驻扎于“马德雷山号”上的菲军遭遇了颇为艰难的时光。

“马德雷山”号的前世今世

“马德雷山号”的起源可追溯至美国海军的821号坦克登陆舰,即USS LST-821。曾先后服务于美国海军、越南共和国海军(南越)及菲律宾海军,这艘舰艇乃美国海军在二战时期所建造的542型坦克登陆舰。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烽火中,“马德雷山号”作为美军登陆舰的一员,被派遣至亚洲太平洋战区。1945年4月至6月,它积极参与了美军对冲绳岛的进攻与占领行动。战事结束后,直至1945年12月初,“马德雷山号”仍在远东地区持续履行其使命。

在越南战争烽火连天的岁月里,“马德雷山号”登陆舰再度服役,而此次服役的,则是南越海军的舰队。

它主要被用作运输舰艇,并积极参与了第二至第七阶段对北越的攻势。

在越南战争以失败告终之后,南越势力搭乘“马德雷山号”撤离越南,启程驶向菲律宾。

1976年4月5日,该战舰正式加入菲律宾海军行列,并更换舷号为LT-57。

自1944年落成以来,“马德雷山号”至今已走过77个春秋,堪称一艘实实在在的资深旧舰。

赖上仁爱礁

1999年5月9日,菲律宾海军正式宣布“马德雷山”号舰艇退役。继而,我们将这艘已退役的残破船只拖曳至南中国海的“第二托马斯礁”——亦即我国所称的“仁爱礁”,其坐标为9.795°N,115.856°E——使其搁浅。位于南中国海上的菲律宾重要前哨,与菲律宾本土相隔105海里。当时“马德雷山”号虽已搁浅于礁盘,但舰上仍保留了部分武装力量,其中船首的博福斯40毫米机关炮尚能运作。鉴于这一情况,菲律宾方面特地派遣了一个约十人的海军陆战队小分队,驻扎于该舰之上。

在这十位成员中,有一位担任分队长的职务,一位是陆战队中的医务兵,还有一位则是负责无线电通信的报务员。

菲律宾为何用沉船手段霸占仁爱礁?不得不提菲律宾的盟友美国。

1999年五月,菲律宾方才与美国达成部队互访协议,与此同时,美国亦意图借菲律宾的军事设施来协助对中国台湾地区分裂势力的支持,此举在军事层面展开。

首领已有旨意,菲律宾这个小国自然应当冲锋在前。

为配合美国方面的行动,刻意制造事端,故意将“马德雷山”号船只搁浅于仁爱礁,此情形至今未变。

除了美国的大力支持,经济利益亦成为菲律宾紧握仁爱礁的深层动因。

众所周知,仁爱礁周边的南中国海海域,蕴藏着极为丰饶的渔业与油气资源。

据勘探数据表明,南海地区蕴藏的油气资源量超过230亿吨。然而,目前每年被周边国家非法开采的油气总量已超过1000万吨。

丰厚的经济诱因驱使菲律宾将目光投向南海,该国亦持续采取不光彩的策略,意图在南海占据一席之地。

迄今为止,菲律宾已占据仁爱礁长达二十余年,那么驻守“马德雷山”号舰艇的战士们生活状况如何?让我们一探究竟。

菲军驻礁生活:艰苦难耐

2013年,美国《纽约时报》的记者特地对该舰上驻守的菲律宾士兵进行了专访。《南中国海对峙:沉船、鼠蟑》《残骸、鼠患与蟑螂:南海对峙记》一文,对外界披露了“马德雷山”号及其舰上官兵的现实生活情形:

他们向我这位美国记者所提供的居所,不过是一间潮湿闷热、蚊虫横行的陋室,中央摆放着一张污秽的床垫。30岁的中士希尔伯特·比格尼亚(Hilbert Bigania)感慨道:“在这儿的日常生活中,我们时常感到不易,毕竟我们远离了故土。”我们与他们无法建立起沟通的桥梁,加之我们身陷海洋的怀抱,这便构成了我们日常生活的常态。在这片汪洋之中,我们似乎无能为力,所能做的寥寥无几。“据我估算,此处大约有五百至六百只老鼠,以及多达一百万只蟑螂。”

他们的主食源自海洋中的鱼类,士兵们凭借亲手打造的矛枪或应急的矛杆,每日进行两次捕鱼活动。

船身周边的浅滩仅深及五英尺(约一点五米),此处栖息着各式各样的海洋生物。士兵们便在浅滩边缘,借助简易的橡皮筏进行移动,并利用带有橡皮筋的木条制成鳍状肢,在水中畅游。捕捉到猎物后,他们将其晾晒,并在船甲板上进行烤炙。

捕鱼,对他们而言,亦是消磨时光的途径。毕竟,在船上,闲散的时光颇多,无所事事之际,捕鱼便成了他们的选择。尽管在甲板上行走颇具风险,“马德雷山”号船舶已严重风化,四处遍布漏洞。

闲暇之余,海军陆战队员们凝视着监视他们的中国舰艇,轻拭手中武器,或利用船上断裂的金属部件进行锻炼,亦或是悠然地躺在吊床上,享受片刻宁静,悠扬的菲律宾流行音乐在耳边回荡。

据路透社最新采访:

“目前,‘马德雷山’号上的菲律宾海军陆战队在烹饪食物时,仅能依赖一台燃油发电机提供电力。此外,他们所使用的远程无线通讯设备亦需蓄电池供电。若发电机的燃油耗尽,蓄电池便无法继续充电,届时‘马德雷山’号上的菲军将面临严峻的生存挑战。”

时至今日,历经南海数十年的风雨洗礼,“马德雷山”号舰艇因缺乏保养,舰体已变得破败不堪。油漆大面积剥落,主甲板之上,原本的船体色彩已荡然无存,锈迹遍布,外观面目全非。船体锈穿面积超30%。

在这样的境遇中,驻扎于舰上的菲律宾海军陆战队士兵们居住条件如同海上临时搭建的简陋住所,生存本身已是极大的挑战,更遑论获取充足的生活物资。

这是菲律宾自食其果的典型。“人心不足蛇吞象”,此言不虚。仁爱礁及其周边的南沙群岛,历来非菲律宾所属,乃我国自始至终的固有领土。

我国最南端、岛屿滩礁数量最多且分布最广的南沙群岛,究竟蕴含着哪些关键意义呢?

南沙群岛至关重要。

仁爱礁及其周边所隶属的南沙群岛,对我国战略地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核心价值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地缘政治与经济利益。

南沙群岛地理位置优越,位居太平洋与印度洋的交汇点,犹如两洋海上交通的枢纽,不仅是海上运输的重要通道,更是众多国际航线和国际航运线路的必经之地。

南沙群岛西岸紧邻马六甲海峡,而东岸则扼守巴士海峡,作为我国南方海域的防御前沿,其战略地位至关紧要。

从地图上俯瞰,南海及其周边的群岛宛如一道环绕陆地的天然屏障。这不仅是一条沿海国家在海洋权益竞争中不可或缺的通路,更是它们在陆地权益争夺中奠定基础的关键所在。

换言之,谁掌握了南沙群岛的主导权,谁便等同于掌控了南海的制高点,进而能够影响整个东南亚的局势,乃至对西北太平洋、东亚及澳大利亚东部海域形成决定性的影响力。

南沙群岛是我国通往印度洋的最为直接与前沿的门户,一旦南沙群岛落入敌手,我国将丧失对通往印度洋的海上航线与空中航线的最基本控制权。

另外,南中国海是新型海洋战略核心。若我国能够有效掌控南沙群岛,我国的海上防御线将得以向南拓展约五六百海里,同时,我国的海上攻势也将向外延伸至五六百海里。

在经济利益层面,南沙群岛作为我国四大群岛中数量最为庞大且地理位置最为南端的群岛,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热带,渔业资源丰富。涵盖常见的海鱼、海带等热带渔业资源,以及丰富的海洋能源和盐业资源。

此外,南海的深海区域同样富含铁、锰、铅等宝贵矿产资源。追溯至上世纪六十年代,南沙群岛东部、南部以及西部边缘地带(包括曾母暗沙海盆、万安海盆周边)的海底,已证实蕴藏着丰富的石油与天然气资源。被誉为继“北海油田”与“波斯湾”之后的又一能源重镇。

在众多较大的海岛上,可着手建设各类港口设施,以及涵盖油气储备在内的大型仓储中心。同时,某些岛屿亦具备显著的旅游开发潜力。然而,我们的关注焦点始终集中在岛屿管辖海域内蕴藏的石油、天然气和矿产等关键战略资源储备。

一旦我国成功实现对南沙群岛的有效管控,我国的能源资源储备将迎来显著的增长。

长期经营,强化巡航

面对菲律宾“马德雷山”号对我国仁爱礁的非法侵占,以及越南、马来西亚等国对南海岛礁的强行占领,我们均应秉持耐心与克制。精心构建中长期发展规划,致力于长期稳健运营,逐步塑造“以民用开发为先锋,军事支持作为坚实后盾”的持续发展模式。

例如,通过提供优惠政策,吸引民间力量得以稳固发展。

2012年7月24日,我国正式设立三沙市。自建市以来,该市累计投入资金约达219亿元,致力于对西沙市的公路建设、晋卿岛综合补给码头、南海捕捞船队以及北礁的旅游开发与保护等十四个关键项目进行精心规划和实施。

再比如,积极倡导南海渔民赴政策支持下的渔业产区进行捕捞作业积极倡导居民迁往具备居住条件的岛屿进行生活和生产,并相应提供必要的经济补贴。

促石油企业赴南海勘探油气即便某些区域无法产出油气,我们仍可搭建勘探平台,稳固我们的地盘。

积极推动旅游部门加大对西沙、南沙旅游的开发力度,致力于提升岛上的住宿环境,并确保游船班次的稳定与有序。

我们应当强化南沙群岛的岛礁防御,优化基础设施配置,并部署驻军。对于无法驻军的区域,应建设必要的军事设施,或设立具有主权象征的标志。

继此之后,我们可在南海划定军事演习区域及导弹试验区域。强化对仁爱礁及其周边南海海域的海监巡查力度,并在必要时对国民在南海区域的捕捞活动及经济建设提供护渔与护航支持。打击菲律宾觊觎仁爱礁企图。

亦向涉及南海争端的其他国家彰显我国捍卫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的坚定意志与无畏胆识!

21世纪,海洋时代已然来临。作为国际政治与军事角逐的焦点舞台,海洋已成为提升国家国际地位和增强外交话语权的关键领域。

仁爱礁所在的南中国海,占据我国海洋国土面积的逾三分之二,不仅构成了我国国家安全的坚实屏障与关键战略通道,更是我国未来能源接续的关键区域和资源宝库。同时,它也是地缘政治与经济问题频发的敏感地带。

南海,这片被周边国家非法侵占岛礁、掠夺资源之地,同时也是域外大国对中国的和平发展实施围堵与封锁的核心海域,是我国海洋权益高度集中的关键区域。目前,它正面临着严峻的侵犯和挑战。

妥善应对并解决南海问题,高效利用与开发南海资源,乃是我国海洋强国战略的核心关切所在。

“纵使国土辽阔,我国寸土寸金,未曾有丝毫土地闲置。”

即便是微不足道的一座岛礁,更遑论其下蕴藏着无尽的宝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