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边的烈日下,一名富商只需轻按按钮,私人飞机便腾空而起,将180公里的距离压缩成几分钟的飞越。是什么驱动着这种生活方式?或许,时间的价值超越了地图上的刻度。
全球私人飞机市场近年增长迅猛:2023年数据显示,亚洲地区拥有量上升15%,节省的时间相当于一周的工作日。对比柬埔寨金边到西哈努克海边的公路旅行:180公里,驾车耗两小时,颠簸中,灰尘扑面的疲惫侵蚀着本应放松的周末。普通人忍受这般不便,但对年逾七旬的权贵而言,身体的局限与财富的丰盈碰撞出了不同选择。
曾几何时,王室家族依赖马车,像泰国前皇室的出行一样耗时数日。如今,便捷成了一种特权——一架私人飞机,犹如时间的利剑,劈开地理的屏障。洪森的例子不过一斑:老年人本就忌讳长途颠簸,轿车内的震动会加剧关节痛楚。若钱袋充盈,投资千万美元的飞行器换取效率,是否在改写旅行的本质?
数据揭示了更深的对比:柬埔寨农村居民平均月薪不足150美元,公路系统覆盖率仅60%,而邻国泰国的私机拥有量已破千架。这种鸿沟引发了争议——环境账单谁来付?私人航空的碳排放远超自驾,每班次耗能相当于20辆汽车;在气候危机当头,难道富人能无视地球的代价?
您觉得,时间能用金钱购买时,社会公平何在?